草林红色圩场历史地位和作用
草林红色圩场是毛主席于1928年1月亲手创建的一个红色圩场。在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的环境中,草林红色圩场活跃了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为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本文试论述草林红色圩场在井冈山根据地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草林红色圩场创建的经过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遭到挫折后,毛主席率起义队伍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7年10月21日,起义部队一举攻克茶陵,11月28日,成立了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1月4日,工农革命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进抵遂川大坑,5日攻占遂川。1月14日,毛主席来到草林。
毛主席和工农革命军来到草林后,面对冷落的圩镇,立即把部队分成三五人一组,打着红旗,分散到草林圩和附近农村宣传党的政策,讲明工农革命军是无产阶级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有的组织人上门,对群众进行口头宣传,有的在街上贴布告,有的在墙上刷写标语。毛主席亲自到街上做调查研究,召开大革命时期当地农会骨干分子会议,宣传党的政策,教育他们重新参加斗争。没过两天,草林的大街小巷和郊区的村庄,到处贴满了“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反动派!”“打倒贪官污吏!”“保护工商业!”“保护中小商人!”“不拿中小商人一个红枣!”“取消苛捐杂税!”等革命标语。
工农革命军的宣传与行动,中小商人和农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觉得说共产党人“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的谣言真不可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逃到乡下的商人慢慢地回到自己的店里,原来看见工农革命军躲躲闪闪的人也开始与工农革命军接近,谈家事,议国事。工农革命军行动委员会立即因势利导,一面指示部队挨家挨户继续宣传党的政策,一面发动草林圩上的店员和木业、篾业、铁业、缝纫业等行业工人成立工会和纠察队,部队和地方赤卫队、暴动队、工人纠察队,开展打土豪、筹款子活动。这期间,毛主席根据部队工作情况和革命的需要,制订了打土豪中如何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规定:“反对封建剥削,只能没收地主的财产,保护工商业者;如果是地主兼商人,只能没收他的封建剥削部分,商业部分的财产,连一个红枣也不能动;如果是罪大恶极的土豪,须没收其商业部分就要出布告,宣布他们的封建罪状”。这个政策得到了全体商人的拥护。
工农革命军根据毛主席所制定的政策,结合群众的意见,对圩镇上的工商户分别作出打土豪、罚款、保护等处理。工农革命军先对15户资本大的商店进行了分类排队,对少数在政治上极为反动,经济剥削极为厉害的土豪劣绅开办的商店,采取了打土豪的政策;对政治上罪恶不重而仅是商业性的大资本家,有的罚款,有的未罚款。当时被打土豪的有:黄礼瑞开设的“吉昌”布店,郭小川开设的“兴发”布店,陈小明开设的“大兴”布店,郭显皆开设的“四美”布店,刘太生开设的“元昌”食油兼豆腐店,刘汉清开设的“恒丰”赌博店,黄义访开设的“遂昌”当铺店,胡海青开设的则即“元丰”鸦片烟馆。对个别在政治上有罪恶的中等商人,也进行过罚款,但对中小商人不罚款也不抽税,允许他们自由贸易,合法经营,图谋出路。
广大中小工商业者,在斗争中受到教育,又在打土豪中分得果实,觉得工农革命军的政策是保护自己的,他们心中的疑虑早已消除了。1月16日(农历12月24日),是草林逢圩的日子,又是旧历小年,农民急需买点年货,因而四面八方的肩挑小贩、农民、外来客商来草林圩赶集。工农革命军借此机会在万寿宫召开了群众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圩镇的商人、小贩及草林中小工商业者,足有二三千人。毛主席出席了这个大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启发教育工农群众,号召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同时还讲了工商业政策。他说:工农革命军是保护工商业的,对于他们的财产,我们丝毫不动,他们可以放心做生意。毛主席的讲话得到了农民群众和中小商人的信任,中小商人纷纷开门营业,那些跑到乡下的人,听到工农革命军明买明卖,买卖公平,保护工商业,也陆续回到草林开门做生意。开南货店的郭芙英一个打开店门恢复营业,受到了工农革命军的表扬。由于工农革命军取消了草林圩上的苛捐杂税,宣传贯彻了党的工商业政策,从而调动了中小商人和群众参加圩场贸易的积极性,冷落萧条的草林旧圩场,很快地活跃起来了。每逢圩日(农历每月一、四、七日),四面八方的群众挑担的、提篮的、背篓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南康、上犹、湖南、福建、广东等外县、外省的商人也来草林圩做生意。他们运来了布匹、药材、食盐、红粉、生铁、硫磺等日常生活用品,整个市场出现了未有的盛况。
二、草林红色圩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草林红色圩场的开辟,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活跃了当地的乡村经济
草林是遂川县中西部地区一个较大的乡,境内盛产茶油、茶叶、金桔、生姜、木、竹等多种农副产品,当地群众就是通过把这些农副产品拿到圩镇上出售,然后,又把家庭急需的食盐、火柴、肥皂等日用品买回来,以此完成商品交换的。井冈山斗争初期,草林圩镇由于受土豪劣绅反动宣传的影响,很多原来在圩镇经营的中小商人关门闭店,停产歇业,整个草林圩冷冷清清,农民群众来到圩上,挑来的货物卖不出去,家里急需的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又买不到。在圩场上摆摊设点和从事小买小卖的“小贩子”也被迫失业,乡村经济一度处于萧条阶段,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毛主席恢复草林圩场后,草林经济迅速活跃起来,不仅本地中小商人恢复了市场贸易,而且南康、上犹、湖南、福建、广东等外县、外省的客商也云集草林圩。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革命性问题》一文中说到:“草林圩上逢圩,到圩两万人,为从来所未有。”圩场商品贸易的活跃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群众不再为买难卖难而犯愁了。
(二)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初期的范围为宁冈全县、永新、逐川、莲花、酃县、茶陵各一小部,这些地区都是山高林密、人口少、物质相对匮乏的地区。整个辖区范围内,草林是相对较为富足的地方。草林辖区内有耕地19365亩、山林91022亩,粮食、茶油等大宗产品除自给自足外,还有一定剩余。草林圩自古以来又是赣中南四大圩场之一,素有“一唐江、二营前、三草林、四大汾”之称,而四大圩场只有草林圩场是在井冈山根据地范围内。因此,草林红色圩场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在物质保障方面起到了作用。
一是为红军的生存提供了“吃”的保障。草林充分利用自己田多、山多的优势,储备了大量的粮食、茶油,然后通过红色圩场交易,为井冈山根据地的红军提供了基本生活来源。二是为红军的生存提供了“穿”的保障。草林圩缝纫业一直比较发达,当时开的布店就有“吉昌”布店、“兴发”布店、“四美”布店,“大兴”布店等四个布店,而且都是土豪劣绅经营。根据工农革命军制定的政策,对这些政治上极为反动,经济剥削极为厉害的土豪劣绅,没收了其财产。据记载,当时共没收了六架缝纫机、几百担白布,为红军被服厂的创办奠定了基础。1928年6月工农革命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批军衣、军帽、子弹袋、干粮带、绑腿,大部分是草林红色圩场提供的布匹和原料。三是为红军的生存提供了“用”的保障。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后,红军多达1万余人,由于战争频繁,伤员较多,造成药品奇缺,各类日用品也很紧缺。草林红色圩场有来自福建、广东、湖南等外埠客商,各种紧缺商品来源渠道较多。因此,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的药品、食盐、火柴、毛巾等日用品很多都是从草林圩场上购买的。
(三)为井冈山根据地做好经济工作积累了经验
草林红色圩场是毛主席进入井冈山后创建的一个红色圩场,他在创建红色圩场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受群众的欢迎,为井冈山根据地做好经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做法有:一是打倒土豪劣绅,没收其财产。对极少数土豪劣绅开设的布店、鸦片烟馆、赌博店、当铺,没收其所有的财产。如黄礼瑞就是一个亦官亦绅亦商的恶霸、地头蛇,当时没收了其所有财产。二是保护中小商人利益,对中小商人采取保护政策。“一粒盐、一寸布也不要”,“不拿中小商人一个红枣”,允许中小商人自由贸易,明买明卖,自主择业,通过正当经营谋取利益。三是发动店员和木业、篾业、缝纫业等行业工人成立工会和工人纠察队,保护工人和商人利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四是取消了各种苛捐杂税。红色圩场创建以前,从黄坳到草林的七十里路设了七道关卡,要抽五道税,无论什么商品都不能免。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草林后,打掉了遂川靖卫团设的种种关卡,取消各种苛捐杂税,使商品交易 活跃。五是关心群众生活。腊月二十四日,是草林传统的小年,毛主席为了让当地群众过上祥和欢乐的小年,一方面安排工农革命军把草林圩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另一方面把打土豪没收来的物资作为年货,分发给当地群众,并由部队把东西挨家挨户送到老乡家里,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县城和市镇上的商人不畏避我们,颇有说红军好话”。
总之,毛主席在草林红色圩场创建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了广大工商业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对活跃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草林虽是一个山区乡,但由于草林圩场是赣中南四大古圩场之一,是落后山区中较为活跃的一个乡,可以看作是中国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草林红色圩场创建取得的经验,对井冈山根据地、中华苏维埃经济政策的制订,乃至建国后党对农村经济政策的制订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草林红色圩场是毛主席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三个多月后,创建的一个红色圩场,是党抓经济工作的一次成功尝试。